
新闻动态
社区学院召开教师进社区教学研讨会
2019年03月26日 15:23 次
2019年3月18日,社区学院在东楼二层会议室召开教师进社区教学研讨会。与会人员有:李林田书记、王金和院长、李玉池副院长、于福荣副院长、社区教育办公室梁红梅主任、吕健副主任、成人教育研究室王建营主任、信息技术办公室公科主任,以及第一批进社区上课的老师和社区教育办全体老师。会议由梁红梅主任主持。
会上,首先由李玉池副院长宣读了《教师进社区主讲教师、助讲教师职责》(草案),李院长强调教师走进社区面对的授课对象从学生转变到居民,老师们的授课观念需要转变,授课形式要注重与居民多互动、多交流。
其次,吕健副主任从社区选课、教师选课、课程安排三个环节的情况以及社区教育办教师所做的工作进行了介绍和说明,同时,希望进社区上课的教师们在上课内容和组织形式方面发挥才智,不断从授课实践中总结经验,提升社区教育教学水平。
曹万芹老师从三个方面介绍了社区的情况,一是介绍学院设立的3个街道级社区教育中心、7所社区学校;二是社区的硬件情况,都具备上课的场所和设施,需要老师们带笔记本电脑;三是详细说明了第一批上课社区的具体位置。
随后,王建营主任从“三个意识”、“三颗心”两个方面对开展社区教育教学进行指导。王主任介绍了以往到镇里、社区组织居民培训的经验,强调走进社区面对的居民年龄偏大,课程内容要丰富,授课方式方法要灵活,特别要注重服务工作。因此,教师们要树立“三个意识”,即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包括老师路上的安全、居民身体状况)、服务意识;要保持“三颗心”,即耐心、爱心和细心。要注意处理好临时出现的、提出的问题,确保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公科主任从2016年4月开展兴学网线下培训,经过近3年组织居民培训的实践经验,从总结的4个方面的感受对授课过程、居民管理以及上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作了介绍。一是要注意安全问题,要熟知居委会的办公地点和联系人电话,一旦居民身体不适及时拨打120、及时与社区工作人员联系,在得知居民家属联系方式的情况下及时与家属联系;二是要注重师德问题,保证提前到岗、保证灵活的、及时的回复居民的提问;三是做好课前准备,提前熟悉上课场地、试播课件、注意字体;四是处理好与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关系,相互配合,顺利完成培训工作。
梁红梅主任会上提出欢迎教师们提建议、献计策,进一步完善关于教师进社区的各项制度、教师职责以及各类表格的制定。同时,梁主任明确了社区教育办教师在开展教师进社区工作中的职责和分工,吕健副主任负责安排课程,曹万芹老师负责与社区联系沟通,高长云老师负责接收教学材料,何平负责接收上课信息。随后,高长云老师对教师进社区课后需要上交的材料进行了说明。
最后,李书记对教师进社区工作从“责任在肩”、“旗开得胜”两个方面进行强调。“责任在肩”体现在对社区教育认识的差异性。学院社区教育工作处于起步阶段,社区工作人员对社区教育工作的认识、态度存在差异,老年人、各行各业的人员组成的居民学员具有复杂性,所以看问题的角度和方式不同,教师们的教学管理、处理问题的责任很重。“旗开得胜”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加强政治敏感性。走出学院走进社区,课上课下都要保持政治敏感性,政治要大于业务。二是加强培训实用性。居民学习不存在升学、就业的压力,居民想学的是技能、是能解决问题的知识,所以培训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实用性。三是加强方法多样性。给社区居民上课要注重教育方法、讲课方法,根据课堂情况随机应变。希望举全院之力,全力做好社区居民的培训工作。
王院长从三个应该处理好的关系做了总结发言。一是关于讲课内容,要处理好一桶水和一杯水的关系,教师们应围绕讲课的主题备好相关知识和相关信息,运筹帷幄的掌握所要讲授的内容。二是关于受众对象,要处理好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面对居民要微笑服务,主动热情;面对社区工作人员要肯定他们提供的服务。三是关于教与学,要处理好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方式的关系。针对服务对象,使用的、有效的就是最好的授课方法。以前我们学院的教师进社区上课是受邀请、是被动的提供教学服务,从今年开始我们的教师是主动提供教学服务,希望第一批进社区讲课的教师要充满自信,学院的领导和教师要做好保障服务、及时跟进。最后,用学习强国中看到的一句话进行总结,人民是国家发展的根基,一线教师则是学院发展的根基,通过全院的教职工的努力,圆满完成社区居民的培训,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开展。